科普|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zhq 2025-07-12 阅读:10 评论:0
心脏,如同我们身体的发动机,每一次跳动都推动着血液流向全身。但当这个“发动机”的电路系统出现故障,心跳变得太慢或不规律时,就需要一个“智能助手”——心脏起搏器来帮忙了。那么,究竟哪些情况需要安装这个“生命的小马达”呢?一、核心问题:心跳太慢...

心脏,如同我们身体的发动机,每一次跳动都推动着血液流向全身。但当这个“发动机”的电路系统出现故障,心跳变得太慢或不规律时,就需要一个“智能助手”——心脏起搏器来帮忙了。那么,究竟哪些情况需要安装这个“生命的小马达”呢?

一、核心问题:心跳太慢或不协调

起搏器最主要解决的,是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心动过缓(心跳过慢)和心脏传导阻滞(电信号传递受阻)。当心跳过慢时,全身器官就会“吃不饱”血液和氧气,引发各种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需要安装起搏器的常见情况如下:

1、“司令部”失灵: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窦房结是心脏的天然“司令部”,负责发出启动心跳的电信号。当它“失灵”时,心跳会变得异常缓慢(窦性心动过缓),或者时快时慢、甚至出现长时间停跳(窦性停搏)。

(2)典型表现:头晕、眼前发黑(黑矇)、突然短暂晕厥(阿斯综合征)、严重乏力、气短。如果症状明确由心动过缓引起,就需要起搏器。

2、“电线”故障: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的电信号从心房传到心室需要经过一条重要的“电线”——房室结和希氏束。这条“电线”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路”就是传导阻滞。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是起搏器的明确适应症。心跳会非常慢(常低于40次/分),且心室跳动完全不依赖心房的信号,严重威胁生命。

3、心脏手术后或心肌损伤后

某些心脏手术(如瓣膜置换、先天性心脏病矫正)可能损伤传导系统;心肌梗死(心脏病发作)如果影响到传导系统的关键部位。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永久性的严重心动过缓或传导阻滞,需要起搏器支持。

4、心跳“乱套”:慢-快综合征

这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现为心跳有时极慢(需要起搏器保护),有时又极快(如房颤)。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药物可能进一步抑制本已脆弱的心跳,因此安装起搏器是安全用药的基础。

5、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和神经介导性晕厥

某些人颈动脉窦(颈部感受血压变化的区域)过于敏感,轻微刺激(如转头、衣领紧)就能引发严重的心跳减慢甚至停搏,导致晕厥。某些神经反射机制也会导致类似情况。如果反复发作晕厥,且明确由心脏抑制引起(心跳显著变慢或暂停),起搏器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6、慢性心力衰竭的“特殊协同”治疗

部分严重心衰患者存在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如左束支传导阻滞)。此时可能需要一种特殊的起搏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起搏器,它通过同时刺激左右心室,让它们协同工作,改善心脏泵血效率,缓解心衰症状。

二、重要提示:症状与诊断是关键

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头晕、眼前发黑、短暂晕厥(尤其是摔伤)、严重持续的乏力、活动耐力明显下降、气短(排除肺部问题),都应警惕心动过缓的可能。

诊断靠医生和仪器:是否需要安装起搏器,必须由心脏病专科医生(心内科/心电生理医生)进行严格评估。核心依据包括:详细病史和症状描述;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连续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记录,捕捉阵发性异常);心脏电生理检查。

医生会综合判断心动过缓和传导阻滞的严重程度、与症状的关联性,以及是否有其他可逆原因(如药物、电解质紊乱等)。

三、关于起搏器,你可能还想知道

手术过程:通常在心导管室进行,局部麻醉。医生在锁骨下区域做小切口,将电极导线通过静脉送入心脏特定位置,连接埋在皮下囊袋中的脉冲发生器。手术相对安全,创伤较小。

不是“病入膏肓”的标志:安装起搏器是为了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危险、治疗疾病。很多人安装后能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起搏器≠除颤器:心脏起搏器主要解决“慢”的问题。解决“乱跳”(室速/室颤)的是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两者功能不同,但有时会合二为一。

四、安装起搏器后的生活指导

植入心脏起搏器后,患者通常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为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并保障自身安全,请务必注意以下事项:

1.避免强磁场与电磁干扰

(1)原理:强磁场和强电磁场可能干扰起搏器功能或导致其工作异常。

(2)具体注意事项:

远离强磁场源:避免接近大型工业磁体、磁共振成像(MRI)设备(除非植入的起搏器明确为 MRI 兼容且经医生确认)、大型音响喇叭的强磁体等。

家用电器:使用电磁炉、微波炉等电器时,保持至少1米的安全距离。避免在设备运行时长时间靠近。

手机使用:接听电话时,请将手机置于起搏器植入部位对侧的耳朵。确保手机与起搏器之间保持 至少15厘米 的距离(避免将手机放在植入部位附近的口袋)。  

安检提示: 机场安检的金属探测门可能触发警报。请提前向安检人员出示您的起搏器识别卡(务必随身携带)。识别卡载有您的个人信息和起搏器型号,就医时请务必告知医护人员您植入了起搏器。

2.坚持定期随访与监测

(1)重要性:定期回医院进行起搏器随访检查至关重要。

(2)检查内容:医生会使用专用设备,远程或诊室内监测起搏器的工作状态、电池电量、起搏参数(如频率、阈值)以及导线功能,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工作。

(3)频率:一般建议术后每3-6个月复查一次,具体随访计划请遵医嘱。

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适度运动:在医生许可下进行适度运动有益健康,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导致植入部位过度牵拉的活动(如过度伸展上肢、剧烈碰撞类运动),以防电极导线移位或损伤。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3)戒烟限酒:烟草和过量酒精对心血管系统有害。

(4)合理饮食与体重管理:均衡饮食,控制盐分和脂肪摄入,维持健康体重。

(5)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植入部位感染,一旦发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及时就医。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并可能延长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值得关注的是,由美国西北大学牵头,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中国华中科技大学等国际科研团队,成功研发出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无线心脏起搏器。该起搏器尺寸仅约1.8毫米 ×3.5毫米 ×1毫米,可通过微创技术植入体内。其创新之处在于利用体液自供电,通过无线光控技术实现精准的心律控制,使用完毕后可在体内自行溶解,这项突破性研究为心动过缓患者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型、更安全的治疗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起搏器的功能将更加强大,为更多心脏病患者带来福音。

最后要提醒,如果您或身边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晕厥、严重头晕、眼前发黑、极度乏力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通过专业的心脏评估,医生会明确判断是否需要这个“心脏的智能守护者”来保障生命安全,重启活力人生。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发表评论
热门文章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记者|赵阳戈 一家“接地气”的公司将要亮相联交所。近日,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披露招股说明书,拟登陆联交所,招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 来源:联交所遇见小面成立已11年,开店增至380家,2024年卖出了11亿元的营业额。盈利方面,虽说在2022年因疫情录得亏损,但2023年实现扭亏,2024年有逾6000万元的净利润。 据了解,遇见小面还将继续扩张,2025年、2026年及2027年,计划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及海外分別新开设约...
  •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长城基金梁福睿:解码创新药的DeepSeek时刻
      今年以来,医药板块尤其是创新药领域迎来一波强劲复苏,但在近期市场调整中也出现了波动。不过,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依然显著。长城医药产业精选基金经理梁福睿认为,类似于DeepSeek,未来市场会更加认知到中国创新药从追赶到超越的实力。   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来临之际,基金经理...
  •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免签圈”扩容,旅游平台:今年以来巴西等国入境游订单显著增加
    据新华社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林剑5月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方决定扩大免签国家范围,自2025年6月1日起至2026年5月31日,对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乌拉圭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上述5国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过境不超过30天,可免办签证入境。“免签圈”扩容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入境旅游的利好发展。当天,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该平台上入境游订单量比去年增长接近翻倍。新增的五国入境游潜力巨大,今年以来阿根廷入境游...
  •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外交部:国际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中方不同意台参加世卫大会的决定
    5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了解,第78届世界卫生大会将于5月19日开幕,台湾地区方面迄今没有收到与会邀请。中国政府对此有何评论?林剑表示,在中国台湾地区参与国际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问题上,中方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即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来处理,这也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界卫生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根本原则。中国台湾地区在未经中央政府同意的前提下,没有任何根据理由或权利参加世卫大会。台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导致台湾地区参加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美国可能进入更频繁、更持久的 “供应冲击” 时期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周四表示,美国可能进入供应冲击更频繁、通胀更不稳定的时期,这需要央行采取更透明的沟通方式。   鲍威尔在启动对央行货币政策框架五年一次的评估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关键问题在于如何让公众更广泛地理解经济普遍面临的不确定性,” 鲍威尔在华盛顿的演讲中表示,并预测 “...
标签列表